当前位置: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 网信动态 > 下级反映 >
8位专家解读网信事业发展成就-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中国网信事业发展擘画宏伟蓝图。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为加快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凡益之道,与时偕行。”网信君邀请8位专家,为你解读我国网信事业发展成就。
方滨兴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文信息学会理事长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人才教育论坛理事长
中国网络空间新兴技术安全创新论坛理事长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明确“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指出“网络安全是整体的而不是割裂的”“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是开放的而不是封闭的”“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是共同的而不是孤立的”,为新时代网络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六年来,我国网信事业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取得历史性成就,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不断完善,基础工作扎实推进,网络安全法规、配套制度及标准相继发布,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不断加强,网络安全综合治理水平逐步提升。
第一,国家网络安全顶层设计、体制机制不断完善。2018年3月,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改为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络安全统筹协调管理力度进一步增强,网信工作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网信工作“一盘棋”格局基本形成。国家不断强化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完善网络安全战略布局,持续优化网络安全政策规划。
第二,网络安全法治化、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2017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正式实施,标志着我国网络空间领域的现代化治理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华人民共和国密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党委(党组)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网络安全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相继出台,网络安全法律政策框架基本形成,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网络安全标准化工作扎实推进,六年来,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相继制定发布网络安全国家标准200余项。
第三,网络安全防护能力显著增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工作持续深入,金融、能源、通信、交通、水利等领域细化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要求,推动安全保护工作规范化、体系化。2019年,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系列标准正式实施,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进入2.0时代。依法打击网络违法犯罪力度持续加大,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扎实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得到有效遏制,摄像头偷窥等网络黑产治理工作全面推进,切实践行了“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的理念。
第四,网络安全产业与技术支撑能力稳步提升。网络安全产业呈高速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网络安全产业规模超过一千七百亿元,较2015年翻一番,平均增速超过国际平均水平。网络安全产业链不断完善,市场进一步细分,产业基础能力稳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明显提高,量子密钥分发、拟态防御、可信计算、网络保险等一批前沿技术与应用取得了创新突破。2019年6月,《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正式发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推动产业发展迈向新阶段。
第五,网络安全人才培养水平和全民网络安全意识全面提升。网络安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深入推进,网络空间安全一级学科的设立、一流网络安全学院建设示范项目建设等标志着网络安全人才体系逐步完善。国家网络安全人才新型培养模式与创新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系列网络安全人才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取得明显成效。网络安全竞赛与演练活动不断丰富,对提升全民网络安全意识、促进网络安全技术交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力度进一步加大,持续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增强全社会网络安全意识,提升广大网民的安全防护技能。
谢新洲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
“网上网下同心圆”的实践与发展
六年来,“网上网下同心圆”逐渐成型并不断完善,其内涵和外延持续深化,理论与实践交相辉映。
第一,网络舆论引导成效显著,党管媒体原则充分彰显。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要义在于落实党管媒体原则。随着媒体融合持续向纵深发展,主流舆论阵地得到拓展和巩固,逐步建立起涵盖中央及地方主流媒体、政务新媒体、商业媒体、互联网平台等多元传播主体的现代传播体系。各级党政部门积极践行网上群众路线,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工作,拓展并畅通网络民意反馈渠道,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及时回应批评质疑,积极回应现实关切,及时澄清谣言谬论,在对话中寻求共识,通过解决问题凝聚人心,不断扩大“同心圆”。
第二,网络内容治理扎实推进,网络空间日渐清朗。推进网络内容生态建设是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的重要方面。在内容建设方面,主流媒体持续推动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创新,加强与互联网平台、自媒体等传播主体的合作,生产出一大批人们喜闻乐见的主旋律内容产品。在内容治理方面,网络内容治理日趋制度化、体系化,逐步探索出“统一部署 属地管理”“法律法规 专项行动”等治理模式,有效维护了清朗的网络空间。
第三,平台社会责任落到实处,多元治理主体凝聚合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关键在于落实网络平台主体责任。随着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的构建和完善,互联网企业的主体责任意识得到提升。平台持续开辟正能量专区、版块,开发正能量内容产品或服务,利用渠道优势助力主流声音传播。平台内部开展内容生态治理专项行动,清理低俗有害信息,整治“流量至上”行为。此外,行业自律逐渐加强,网络监督、举报渠道日趋通畅,督促平台履责,向心力不断增强。
第四,网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用户主体意识日益增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积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持续优化政务、公共、便民服务。数据成为关键的社会治理资源,用户作为数据的主要来源,其主体性得到增强。人民群众通过互联网反映问题,各级部门也积极利用互联网回应并解决问题,切实体现了“同心圆”的“民心”。
黄澄清
中国网络空间安全协会副理事长
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回顾这六年,网信事业取得重大成就:
一是优化网络安全政策环境。基本建立网络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制定一系列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在制定发布国家标准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这些举措进一步理顺了网络安全管理的体制机制,明确了网络安全管理的分工,为网络安全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二是核心技术取得更多突破。国家鼓励企业对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坚。网络安全企业数量大大增加,一批创新能力强、研发技术过硬的优秀企业不断涌现,覆盖网络安全设备、安全服务、安全软件、安全集成等各个环节。国家有关部门连续多年组织实施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支持网络安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等攻关项目,还连续组织多个批次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累计遴选数百个优秀项目。
三是互联网发展惠及人民群众。互联网应用与人民群众生活结合日趋紧密,实现了衣食住行各类生活场景的全覆盖。在线医疗、远程办公、网络直播、在线支付等互联网应用为网民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新兴的产业互联网应用蓬勃兴起。
当前,挑战和机遇并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真正实现网络空间安全与发展的并进,使互联网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
张新宝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信息法中心主任
网络法治建设驶入快车道
当下,我国网络法治建设驶入快车道,立法步伐持续加快,建立起网络立法的基本框架和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先后施行。此外,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也对个人信息和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保护等作出了规定。这些法律构成了我国网络立法的主体部分。
为贯彻实施这些法律,国务院及国家网信办、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国家机关制定颁布一系列配套的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部分省(直辖市)和有独立地方立法权的城市制定颁布相应的地方法规和规章。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和国家有关部门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者作为立法先导或者作为实施法律的细则,在法治探索和法律实施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大量司法解释和指导案例,为网络法律法规的实施提供了及时有效的司法保障。
目前,还有一些涉及网络信息、保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正在加紧制定,配套的规范性文件也将陆续出台,网络行政监管和相关的刑事、民商事司法将日趋完善和强化。
黄志雄
武汉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网络治理研究院院长
深度参与全球网络空间合作交流和规则制定
我国以“四项原则” “五点主张”为基本遵循,深度参与全球网络空间合作交流,先后发布《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战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全球数据安全倡议》《中国-东盟关于建立数字经济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的合作伙伴关系的倡议》《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等文件,有力推动国际社会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加强对话合作,深化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全球互联网治理体系。
我国还支持并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进程,在联合国信息安全政府专家组(un gge)和联合国信息安全开放式工作组(un oewg)等多边进程内推动不干涉内政、不使用武力、和平解决争端等原则得到确认。
联合国大会于2019年12月通过由中俄等国共提的重要决议,授权设立政府间特设专家委员会,正式开启谈判制定打击网络犯罪全球性公约的进程,打击网络犯罪国际规则制定迈出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
与此同时,我国积极利用亚非法律协商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区域性机制和世界互联网大会等“主场”平台,围绕网络主权等议题不断加强对话合作、凝聚国际共识。
王四新
中国传媒大学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院副院长
坚持网信工作的人民性
六年来,网信工作始终坚持人民性,让人民群众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第一,从全局、从顶层、从长远规划网信事业发展,为人民追求美好生活创造更好的条件,让网信工作的成果更好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第二,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回应人民群众的关切,比如,压实平台责任,解决个人信息保护、弹窗侵扰等实际问题,促使互联网企业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第三,为每一个市场主体参与数字经济建立公平的市场秩序,通过专项治理等方式,为网信企业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第四,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手段解决互联网问题的能力,为社会主体创造安全可靠的互联网环境。
张尼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所长
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指引下,网信企业胸怀两个大局积极开展工作,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长足发展,着力破解长期制约信息产业壮大的关键核心技术难题,服务数字经济发展,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为改革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科技支撑。回顾六年来的成就,信息化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全覆盖——信息基础设施覆盖率持续提升,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打造坚实基础。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第四代移动通信(4g)网络,其中光纤用户占比超过94%,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达到108%。第五代移动通信(5g)网络建设和ipv6应用加速推进,迎接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的到来。
强创新——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跃升至2020年的第14位,并成为全球最大专利申请来源国,科技战略支撑作用明显加强,技术产业生态不断优化,聚焦集成电路、基础软件、装备材料、核心元器件等短板领域开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其中,以pks体系为代表的绿色、开放、共享的技术架构和创新生态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促转型——产业数字化的重点正从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工业、制造业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重中之重。数字产业化则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截至2020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8%,“十四五”期间这一比重要达到10%,数字产业化基础将更加坚实。
在信息化建设上,要以普惠性、共享性、包容性兼备的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持续推动数字政府、数字乡村建设,持续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以数字惠民缩减数字鸿沟,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郎平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国家安全研究室主任
提供中国范例 贡献中国智慧
六年来,我国网信事业在激发数字经济活力、全面推进数字生态建设、构筑网络空间安全屏障等方面获得瞩目成就,不仅为推动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提供了中国范例,贡献了中国智慧,而且在与国际社会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方面也取得积极成效。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不断落细落实。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组委会首次开展“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实践案例”征集活动,得到国际社会的积极响应,从全球200多个案例中推举出60个案例形成首部最佳实践案例集,生动讲述网络空间国际交流合作故事。2021年8月,在中非互联网发展与合作论坛上,中方发起“中非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倡议”。
积极参与全球网络空间合作,搭建共享共治的国际交流平台。例如,2015年正式启动的中国-东盟信息港建设不断推进,合作实践不断丰富发展,不仅成为亚太区域一体化提质增效的重要工具和信息枢纽,而且成为“数字丝绸之路”和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典范;2021年6月,以“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共同推动减贫事业发展”为主题的亚太经合组织数字减贫研讨会在贵阳举行,为apec各经济体分享数字减贫实践经验、深化数字减贫合作提供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