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 网络安全 > 安全动态 >
想进校园先带“紧箍咒” 教育部为有害app踩刹车-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教育部近日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教育类app乱象踩下了刹车,并明确指出,将探索长效管理机制,今后此类app想要进入校园,先得带上“紧箍咒”。
监管缺位 行业火爆催生乱象
校外辅导一直是广受家长们青睐的学习方式。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家长们希望用这种方式来提升孩子的成绩、学习能力。随着中国智能手机用户数量的节节攀升,移动互联网技术迅速融入到教育行业中,催生了一批学习类app。
但由于行业缺乏监管,导致出现各类负面现象。2017年8月,学习类软件涉黄的新闻就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而同行之间互相抹黑、登陆对方软件发色情内容的指责也首次让教育类app的乱象浮出水面。
这种现象并没有随着媒体的关注而被斩草除根。近日,有媒体对30家热门在线教育类app进行测试,发现在“学习宝”“天天乐乐课”等软件的社区板块中发现了软色情内容。
除此之外,教育类app还被指责加重了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成了变相的课外教育辅导。这与教育部门近年来大力推行的减负政策背道而驰。
“我们使用的这款软件就有会员功能,”沈阳市民王猛表示,他的女儿今年上中学,“花费300多块钱开通会员,就能查看成绩分析报告和排名,还有一些诸如在app里做题等功能。”
采访中,许多家长表示虽然并不需要强制购买付费功能,但令他们担忧的问题仍然存在。“软件中设置了许多pk类的游戏,还有论坛,里面有人发布小说、帖子。我也听说了有的软件中存在不健康的内容,因为帖子实时更新,我们也很难知道孩子究竟看了什么。”王猛说。
政策踩刹车 打响校园“保卫战”
行业的混乱很快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在2018年护苗行动中,首次专门提出了严格整治教育类app的要求。2018年10月,根据媒体报道和举报线索,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联合多部门开展学习类app专项整治工作,着重处理传播低俗色情内容问题。
北京市依法关停“互动作业”app,对经营单位作出行政处罚;上海查处了“纳米盒”教育app,责令其进行整改并关闭涉事内容板块,并对涉案单位予以行政处罚。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严禁有害app进入中小学校园的通知》。《通知》对教育类app的监管已然升级,从内容到准入门槛,再到收费和学生数据隐私保护,以及管理主体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这份被称为“最严学习类app”监管令出台后,对业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上海祖庭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斌介绍,早在一年前,各地的教育部门就开始了摸排。“这次整顿对资源类在线教育软件影响最大,想要进入学校的门槛变得更高了。”
王斌介绍,目前相当一部分教育类app依赖置入游戏、广告赚钱,而《通知》明确指出,凡包含网络游戏、商业广告等内容及链接,要立即停用,并将涉嫌违法违规的app交由当地公安部门查处,“坚决杜绝有害app侵蚀校园”。
杜绝有害app 家长作用不可少
“学习类的app很多时候还是有作用的,可以减轻一些简单重复的劳动,重要的是如何合理地使用它,”一位中学老师表示,“比如里面的类型题库,可以很直观地展示学生的知识盲点,集中补足短板。”
教育学者熊丙奇告诉记者,在互联网时代,学校和家庭在学生利用网络和手机app学习时,要加以积极引导,培养孩子健康的作业习惯。“这次《通知》主要针对如何禁止有害app进校园,强调的是教育部门和学校、教师的责任,而家长的作用也不可或缺。”熊丙奇表示,一是学校在推荐学生使用app时,应该通过家长委员会的审议、同意,让家长知晓学生使用app的情况,并告诉家长应该履行的监护责任;二是家长在学生使用app时,要切实尽到监护责任,及时查看app的内容更新,引导学生养成健康使用app的习惯。
- 【上一篇】装了这么多app,你的个人隐私究竟泄露了多少?
- 【下一篇】套路揭秘!“网络水军”究竟在干些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