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 信息化 > 工作动态 >
工信智库联盟:共谋高水平发展-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这对我国智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建立科技咨询支撑行政决策的科技决策机制,注重发挥智库和专业研究机构作用,完善科技决策机制,提高科学决策能力。”近期,工信智库联盟成立大会暨工信智库论坛在京举行,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智库和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与会交流,共同探讨。
凝聚力量,推进工信智库建设
倡议组建工信智库联盟,是立足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发展现状,对行业智库管理方式、发展模式进行的一次探索,旨在汇聚高水平智库、培养高素质人才、促成高水平成果、服务高质量发展,整体提升工信智库能力水平。
推进工信智库联盟建设,首先要找准定位,打造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智库联合体,努力为智库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罗文指出,要坚持目标导向,以服务联盟成员为先,以服务决策部门为本,以服务产业发展为要,搭建好交流服务平台,促进资源共享,实现共同发展。要坚持前瞻导向,加强战略谋划,紧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组织成员智库加强战略性、储备性研究。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紧围绕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中的重点问题,及时组织研究并提出高质量的对策建议。要坚持效果导向,多出有深度、有价值的原创性研究成果,努力打造国内有权威、全球有影响的智库品牌。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工业和信息化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刘利华指出,工信智库联盟需要加强组织建设,增强凝聚力;要服务中心工作,开展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战略研究,在咨政建言、思想创新、舆论引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提升智库联盟支撑力;要加强调研及成果转化,扩大智库联盟影响力。高质量的研究咨询成果是智库的立身之本,要通过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主题调研、专家论坛等多种活动,推出一批有价值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结合工信领域取得的重要进展,工业和信息化部智库建设联席会议成员、办公厅副主任黎烈军认为,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工信领域新型智库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工信智库联盟的成立就是一个标志性成果。工信智库联盟要在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伟大进程中更好发挥作用,有赖于各成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健全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培养,弘扬专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任务,聚焦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联盟单位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主任郑红、南京大学长江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张二震表达了对工信智库联盟的认识与期待。郑红认为,联盟的成立将有效提升工信系统智库资源统筹协调能力,最大程度凝聚各成员单位的智慧和力量,把工信智库打造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优势互补、差异化发展,有利于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格局。张二震表示,作为高校的产业研究类智库,将借助工信智库联盟这个平台,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以及中国产业发展的新要求,多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力争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研究支撑和智力支持。
聚焦热点,弄潮智能时代
当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首届工信智库论坛聚焦行业热点,就“智能时代的产业转型”深入探讨。
工业和信息化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梁志峰指出,智能时代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难得机遇,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为智能时代的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要顺应智能时代和我国经济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旋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产业向高端化、融合化、国际化方向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全面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尤政提出,智能制造有两大含义,一是产品的智能化,二是制造过程的智能化。他认为,智能制造应当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贯穿产品设计、生产、制造服务业整个周期,实现现有系统的优化集成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
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发展中世界工程技术科学院院士、北京邮电大学智能科学技术中心教授钟义信就智能时代的产业发展与人才发展进行阐述。他认为,人机共生的关键在于人类拥有智慧,能够根据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应用知识和经验不断发现问题并把这些问题提交给机器,进而解决问题并实现社会进步。人工智能发展的意义在于使人类更多地从自然力束缚下解放出来,从事更具有创造性的工作。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尹丽波指出,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是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大量数据信息对劳动力、资本、技术以及管理流程等不断进行重新配置和调整,推动经济发展不断实现质量、效率和动力变革。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也推动了我国柔性制造、网络制造、绿色制造和服务制造的发展,并有望在未来的产业变革中赢得优势。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对我国工业互联网阶段性规划的特点进行了归纳:顶层设计基本完成,应用模式正不断丰富创新,但在内生技术动力和技术能力方面同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他认为,工业互联网建设有三条路径:通过数据驱动的智能生产能力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效率提升;通过工业互联网让产品和服务实现更高的价值;构建为第三方服务的开放生态实现数据驱动。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介绍,基础数据的海量化、算力和算法模型的优化提升、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等推动人工智能快速发展。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商业模式的不断完善,我国人工智能市场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成为重要的新动能。人工智能本身是一个产业,同时也能够为其他产业赋能。资本和技术的深度融合,助推人工智能在无人机、金融、医疗、安防、驾驶、搜索和教育等领域的应用前景看好。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进行阐释,认为工业增速保持在合理区间对提高全要素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是辩证统一的。同时,信息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引发生产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变革,推动提高社会生产力。
机械工业信息研究院副院长石勇强调,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的主战场,必须重视基础制造能力建设,协同发挥好产业政策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切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三一集团树根互联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崔斌认为,深度挖掘机器潜力,促进生产过程的优化升级和最终生产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为制造企业提供速度快、成本低的行业k8凯发国际官网入口的解决方案,有助于实现制造业的全面转型升级。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陆森介绍,上海针对自身土地和能源限制、公共服务的海量需求等特点,积极利用信息化赋能城市建设管理,在城市交通、医疗体系、公共服务协同平台等方面进行探索。
腾讯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刘勇围绕迈向新时代的数字化转型分享了腾讯的实践经验。他认为,未来软件、硬件以及算法、材料将成为互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记者 底亚星 赵凡)
- 【上一篇】中央网信办成功举办第三届“网信杯”羽毛球大赛
- 【下一篇】郭岩松到驻马店市调研融媒发展和网络信息化建设